雁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胜地的决胜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依法治区的攻坚时期,是着力推进科教旅游新城建设的基础时期,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产业,推进经济换档升级的关键时期。本纲要根据《中共雁山区委关于制定雁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的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富民强区、建设幸福雁山的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攻坚克难,稳中求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大力实施“三区两带”发展战略,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35亿元(2010年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6亿元,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1:35:44调整为21.8:24.2:54。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旅游品质明显提升;低碳工业发展步入新轨道,形成了“一区四园”( 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区,奇峰创业园,良丰印刷产业园,动漫文化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工业发展格局的雏形;特色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5%,新型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首个城市综合体“雁山新城”一期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雁山镇、草坪回族乡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有序推进,城乡配套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民生改善取得新成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720元、9996元,分别是“十一五”末1.6倍、2.0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平安雁山和法治雁山建设取得成效,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环境展现新面貌。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交通秩序整治、拆违控违等环境整治行动取得成效。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基层政务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快,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开放合作不断拓展,五年累计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0.91亿元,年均增长22.8%;实际利用外资 2246.1万美元,年均增长11.76 %。
专栏1 雁山区“十二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
|
|||||
指标 |
单位 |
2010年 实际 |
“十二五” 规划年均增长(%) |
2015年
|
“十二五”年均增长(%) |
|
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价) |
亿元 |
16.6 |
12 |
24.35 |
8.6 |
|
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 |
元/人 |
21586.5 |
11 |
35392.4 |
10.39 |
|
财政收入 |
亿元 |
0.7 |
18 |
1.29 |
13.0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5.15 |
16 |
36.83 |
19.4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01 |
20 |
3.17 |
9.5 |
|
接待旅游总人数 |
万人次 |
62.5 |
32.99 |
260 |
32.99 |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0.54 |
87.89 |
13.3 |
89.52 |
|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 |
% |
21:35:44 |
- |
21.8:24.2:54 |
- |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10.79 |
- |
66.5 |
43.8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5957 |
12 |
24720 |
9.15 |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4881 |
12 |
9996 |
15.42 |
|
全市耕地保有量(年末) |
万公顷 |
21 |
- |
6.43 |
- |
|
年末总人口(按户籍人口计) |
万人 |
7.69 |
-2.2 |
6.88 |
- |
|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
吨标煤 |
0.5683 |
- |
- |
- |
|
第二节 “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三区两带”建设、基本建成科教旅游新城的攻坚时期。中央为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去产能、去库存、去标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当前的重点任务,就我区而言,没有去产能、去库存及转型方面的包袱和压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未来五年的新形势、新变化,抢抓国家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扶持绿色发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加快建设、脱贫攻坚加快实施等重大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坚持“一本蓝图绘到底”,充分发挥我区所独有的交通区位优势、土地资源优势、规划空间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国道321阳桂公路改扩建工程建成和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设营造出的大好发展环境,在培育产业、夯实基础、做大总量上实现弯道超车,以扎实有效、精准务实的举措,推动我区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发展。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经济规模偏小,产业发展不充分,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效益有待提高,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仍缺乏有效支撑,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民生改善任务还很艰巨。
综合判断,今后五年,雁山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区发展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定信心、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就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培育产业形成发展新格局、扩大规模做大经济总量、加快发展促进赶超跨越为主线,深入实施“龙头带动”、“创新驱动”、“四化联动”、“项目拉动”四大兴区战略,依托“三区两带”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发展进程,努力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休闲旅游战略重心、桂林城区经济新增长极、桂林宜学宜研宜居宜业的科教旅游新城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遵循以上指导思想,要坚持以下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改革创新摆在雁山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推进思想解放、作风改进、制度完善和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形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同步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巩固发展雁山生态文明发展的优势,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推进美丽雁山建设。
——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丰富对外开放内涵。积极融入区域合作,协同推进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区人民群众共同分享社会福祉,共同构筑幸福和谐新雁山。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根据发展趋势和条件,结合雁山实际,未来一段时期,雁山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成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休闲旅游战略重心,桂林城区经济新增长极,桂林宜学宜研宜居宜业科教旅游新城区。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基础初具规模,城乡建设趋向协调,生态文明发达,文化发展繁荣,社会持续和谐,政治生态清明,人民生活殷实。具体目标是:
专栏2 雁山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
指标 |
单位 |
2015年绝对值 |
2020年规划目标 |
年均增长(%) |
指标 |
|
经济发展 |
1.地区生产总值(现价) |
亿元 |
23.15 |
34.01 |
8.0 |
预期性 |
|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价) |
元 |
33628 |
49481 |
8.0 |
预期性 |
||
3.财政收入 |
亿元 |
1.29 |
2.07 |
10.0 |
预期性 |
||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36.83 |
68.0 |
13.0 |
预期性 |
||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3.17 |
5.1 |
10.0 |
预期性 |
||
6.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 |
54 |
56 |
+0.4 |
预期性 |
||
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66.5 |
70 |
+0.7 |
预期性 |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 |
8.2 |
8.5 |
+0.06 |
约束性 |
||
8.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13.3 |
>40 |
>25 |
预期性 |
||
9.三次产业结构 |
|
21.8:24.2:54 |
17:27: 56 |
|
预期性 |
||
民生福祉 |
10.常住人口 |
人 |
68840 |
72351 |
1 |
预期性 |
|
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
|
|
预期性 |
||
元 |
24720 |
37100 |
8.5 |
||||
元 |
9996 |
15700 |
9.5 |
||||
1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 |
|
五年累计0.505 |
预期性 |
||
13.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
人 |
- |
|
五年累计2944 |
约束性 |
||
14.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 |
98 |
≥98 |
|
约束性 |
||
15.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 |
套 |
- |
|
五年累计355 |
约束性 |
||
16.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 |
13.5 |
|
约束性 |
||
生态文明 |
17.耕地保有量 |
万公顷 |
- |
完成市下达目标 |
|
约束性 |
|
18.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
万公顷 |
- |
- |
五年累计1 |
约束性 |
||
1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 |
- |
完成市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2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 |
- |
约束性 |
||||
21.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 |
吨/万元 |
- 目标 |
约束性 |
||||
2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 其中:化学需氧量 氨氮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
% |
-
|
约束性 |
||||
23.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 |
% |
80 |
≥95 |
|
约束性 |
||
第二章 坚持规划引领 优化城乡功能分区
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努力形成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结构合理、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空间开发新格局。
第一节 强化区级主体功能区规划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雁山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科学划定乡镇、村级不同空间功能区划,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构建与主体功能定位相吻合的空间蓝图。
城乡建设空间。主要包括柘木镇除划定为生态空间以外的区域;雁山镇、大埠乡除农业和生态空间以外的区域以及草坪休闲旅游主题小镇建设区域。发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基础较好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优势,提升改善镇区功能,建成经济、人口、要素资源集聚的密集区。
——拉高标杆,提升城镇发展目标。围绕2020年建成7.2万(户籍人口)城区为目标,以大学集中区和雁山镇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以比较优势为依托,改善重点镇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精品型的宜居宜业新城镇。
——转型升级,强化工业支撑作用。推进雁山低碳经济产业园区 “一区四园”壮大规模、转型升级,努力发展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雁山经济增长新引擎。
——创新创业,拓展就业增长新空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服务外包、会展商贸、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创新创业,营造众创氛围,推动产城一体,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集聚。
——优化环境,打造外来投资首选地。结合全面深化改革,优化发展软环境,提高行政效率,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强化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招商引资方式,推行精准招商,加快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雁山汇集。
农业生产空间。主要包括草坪回族乡大田村,雁山镇罗安、枫林2 个村区域,大埠乡八恺、付上2 个村区域。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改貌,建设农产品主体功能区。
——以农为本,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
——集聚集约,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效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培育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建设,促进耕地向大户集中、向能人集聚,努力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效益。
——示范引领,加快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农机、农资等专项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全方位示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的栽培方式。
——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度,增加农业附加值。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交通区位优越的乡镇,大力发展农产品包装、初加工、物流等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生态保护空间。主要包括草坪回族乡除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以外的区域,大埠乡付中、黎家、李汕坪、付上4个村区域,雁山镇兴隆村区域;柘木镇苏家、何家、李家3个村区域。加强对漓江、相思江及其两岸的综合治理,着力控制开发强度,积极防治水土污染、土壤侵蚀,加强生态保育,修复生态功能,建成自治区级生态功能区。
——科学开发,加强对各类开发主体行为管理。倡导科学开发、理性开发,将各类开发行为纳入到科学管理的轨道上。在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相对完整性前提下,有条件允许点状开发。对生态脆弱地段,禁止任何开发行为发生。
——提高标准,阻止产业项目新增污染。按照生态功能恢复和保育原则,设置并逐步提高产业准入环境标准。根据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条件,在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前提下,适度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第二节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牢牢抓住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历史机遇,科学规划、优化空间布局、选准发展重点,加快形成“三区两带”总体发展格局。
优化“三区”的空间布局职能。一是雁山大学集中区。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雁山区科教人文优势、旅游资源优势,按照“智慧高端,生态休闲,产城融合,宜学宜研,宜居宜业”要求,加快推进城区、高校的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努力把雁山区建设成为广西一流的科教文化旅游新城区。二是雁山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以桂林中心城区为依托,以“走进乡村,寻梦田园”为主题,依托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立足于雁山区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结合“山、水、田、园、林、路”等资源禀赋,按照“布局区域化、建设规模化、主题特色化、经营差异化”的基本原则,构建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框架,推进生态休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把雁山区建设成为区域内最具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三是雁山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区。以雁山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以“低碳经济,生态雁山”为主题,按照“存量低碳化改造,增量低碳化发展”的思路,构建“一区四园”绿色低碳工业主体架构,大力发展以绿色印刷、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健康养生的生态友好型新兴工业,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努力把雁山区建设成为桂林绿色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区。
明确“两带”的空间扩展战略方向。“两带”即国道321阳桂公路黄金旅游带和漓江东西岸生态休闲旅游带。完善并实施《雁山区旅游总体规划》、《草坪休闲旅游主题小镇总体规划》、《国道321阳桂公路以东科教旅游新城发展规划》,以国道321阳桂公路和漓江为纽带,发展草坪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休闲区、雁山科教旅游及农业融合发展区、柘木漓江流域田园生活体验区、大埠特色效益农业与旅游休闲观光区,建设草坪休闲旅游主题小镇、雁山岭南园林和历史文化名镇、柘木商贸旅游新型城镇、大埠文化旅游城及配套设施项目。
专栏3 “三区两带”产业布局
◆三区:桂林雁山大学集中区;雁山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雁山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区。 ◆两带:国道321阳桂公路黄金旅游带;漓江东西岸生态休闲旅游带。 |
第三章 坚持创新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总量提质、分量提速原则,围绕“绿色低碳”主题,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旅游业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绿色低碳工业为支撑、都市型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打造雁山经济升级版。
第一节 做大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契机,以科教组团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为发展方向,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以科教产业(教育培训、科技研发、创意设计)、商贸流通业为重点的服务业业态,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雁山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9.04亿元,年均增长8.8%。培育形成桂林旅游“雁山奇园”和“雁山骑迹”两大品牌。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抢抓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发展机遇,围绕打造“区域性休闲度假中心,桂林新概念旅游领头雁”旅游目的地定位和建设“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目标,进一步加大对景点景区建设的投入,构建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到2020年,旅游年接待人数达到6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0亿元,把旅游业培育成雁山区第三产业龙头和重要经济增长极。
——开发休闲旅游产品体系。高标准做好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和旅游聚集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发展“7654322”计划,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要求,打造消费层次丰富、产品体系完善、符合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定位的旅游精品,加快培育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休闲旅游、新概念旅游等旅游品牌。推动金世邦足球文化产业园、相思江生态家园、中西文化产业园等高端运动休闲项目建设,促进大埠文化旅游城、愚自乐园、玉圭园等高端休闲度假区发展,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旅游集群。加快良丰河、古桂柳运河沿线古庄园、古村落、古陡门、古河道等历史人文旅游景区、景点、线路的保护性开发,建成中国名园之汇品牌。加快雁山旅游小镇、草坪休闲旅游主题小镇建设。突出发展草坪古街民俗风情游、神龙水世界生态环保游,打造以草坪回族乡为旅游核心区的“漓江东岸”动感东线。抓好“漓江西岸”“五嵅一家” (寿嵅、烈嵅、虾嵅、暗嵅、肖家嵅、黎家)生态徒步旅游线路和其产品的保护性开发,深入挖掘七十二古寨门至大岗埠唐氏庄园一线桂柳秘道古村、古寨、古道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雁山区独具一格的慢行旅游网络体系。建设漓江东西岸沿线绿道,科教旅游新城连接山水田园绿道系统,连接桂林与阳朔绿道系统,着力打造“漓江东西岸生态休闲旅游带”,推动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突出文化雁山特色,深入挖掘雁山园、植物园、桂州窑、夫子岩、传统村落等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古桂柳运河、园博园、李四光旧居、太平天国练兵场等人文旅游景区开发,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休闲旅游发展。依托雁山文化旅游园集中、高校集中、休闲旅游项目集中的资源优势,规划和培育“雁山骑迹”、“中国骑游慢行基地”及“青春有约大学生户外拓展基地”,创立新概念旅游品牌。加强与临桂、七星(高新)、象山、阳朔、灵川等县区联系互动,把雁山的景区景点融入到区域精品旅游线路,联合打造国道321阳桂公路黄金旅游带。依托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等优势,规划建设大型旅游集散中心,引进和建设一批高档次精品酒店、乡村旅游区。
专栏4 旅游产业发展“7654322”计划
◆7:即以阳桂公路和漓江为纽带,连接玉圭园、植物园、雁山园、园博园、愚自乐园、相思江生态家园、萨马兰奇中西汇文化博览园7个旅游文化园。全力打造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创新服务示范区,开发农家休闲、生态旅游、自助旅游等多种方式及漓江东岸古村落徒步游、古桂柳运河等新线路。 ◆6:逐步建成6个高品级旅游度假项目、形成6000间客房接待能力。 ◆5:规划和启动5处高端休闲运动项目。 ◆4:逐步申报并提升4个4A级以上景区。 ◆3:规划和推介3条特色精品观光旅游线路。 ◆2:完成建设草坪休闲旅游主题小镇、雁山岭南园林和历史文化名镇。 ◆2:建设阳桂公路黄金旅游带和漓江东西岸生态休闲旅游带。 |
——加快完善旅游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紧抓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发展机遇,以雁山镇、草坪回族乡为两大交通节点,加快推进建设旅游交通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融入漓江东西岸生态休闲旅游带和国道321阳桂公路黄金旅游带中去。加快旅游交通网络建设,统筹规划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网络,构建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引入资金,完善与市区的道路连接,硬化乡镇、景区的道路。适应自行车、徒步游览活动需求,规划建设一批机动车旅游绿道、自行车及徒步旅游绿道,打造国道321桂林至雁山段“五彩廊道”。加速推进桂林国际旅游交易区建设,着力抓好雁山游客集散中心、草坪旅游集散中心及各类自驾游、骑行游、徒步游游客服务站点建设,加快建设旅游配套的医疗、治安、旅游导引标识、健身路径等综合服务设施。新建改造提升一批旅游厕所。实施“互联网+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旅游产业新业态,进一步强化旅游信息服务,加快打造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升重点场所免费WIFI覆盖率,切实完善全区景观体系、自驾游体系、慢行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智慧景区,全面推动雁山区旅游产品向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应急救援、公共医疗、卫生检疫防疫等安全救助体系。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开拓旅游市场。在积极参与全区、全市“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活动的同时,加强与淘宝、百度、携程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对入驻的本地旅游企业实施跟踪管理,形成传统媒体、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户外广告、交通媒介全方位立体营销网络,坚持举办“发现雁山”全国旅游达人活动,进一步拓宽对外宣传渠道,树立雁山旅游品牌形象。构建雁山旅游完整的解说系统,设计精美的宣传广告、画册等,出版相关旅游产品刊物,整理有关民间传说、故事、旅游景点介绍,制作导游图等;建立雁山旅游网,并实现与桂林旅游网、广西旅游网、中国旅游网等的链接。加强区域合作,在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的基础上,从资源、产品、线路、形象等全方面进行整合,多方位、多层面构建区域旅游合作体系,开辟并完善精品旅游线路,主动融入桂林乃至广西旅游发展的大格局。
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科技旅游新城,构建桂林城南科教文化中心。以国道321阳桂公路为主线,通过人行步道、自行车慢行道、公交环线体系等将校区、景区、镇区相连接,促进校区、景区、镇区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产业联动。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口集聚、消费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房地产、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形成高校经济圈,发展“校园产业”、“校园经济”,推动雁山大学集中区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紧贴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优化商贸结构,创新流通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筑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民生服务相配套的城乡现代流通网络和商贸便民服务网络。改造扩建城乡现有商业网点,完善设施,提高档次,强化功能,重点建设一批便民连锁、便民超市、仓储式网点,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相互配套,各具特色的网络体系。全面推进连锁经营的发展,实现连锁经营业态、业种和连锁经营店铺数量的较大增长。到2020年,形成以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各类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中型农村流通企业为主体,农产品、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均衡发展,城乡市场相互融合、内外贸易紧密联系的市场体系。
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桂林市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为指引,充分发挥雁山区院校众多、文化机构云集、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以动漫文化产业园为载体,培育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动漫产业以及主题公园等为重点的动漫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以雁山科教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科教文化基地,以文化旅游为龙头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雁山大学集中区高校人才集中、智力密集优势,突出发展研发和设计、技术转移、科技创业及产业化、检测、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积极建设市场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鼓励发展科技评估和认证服务,带动雁山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支撑服务功能,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重点依托城区综合服务主载体,突出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加快产业集聚,推动服务业嵌入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在我区开设分支机构,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引进典当行、小贷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券商等金融中介机构,做大做强融资性担保公司,以支持低碳经济产业园区和新农村建设。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与建设,培育物流业集聚区建设,突出发展商贸物流、工业物流、农产品物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建立运行灵活、服务内容广泛、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流通服务、农业信息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发展会展、咨询、广告、法律、就业和人力资本中介、经纪代理等服务业,规范提升会计、审计、税务、评估、检测等商务服务业。
实施“互联网+”服务行动。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
专栏5 现代服务业重点工程
◆休闲旅游业重点工程:桂林国际休闲旅游养生园;草坪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及业态重塑项目; 柘木镇生态旅游养老休闲中心;雁山游客集散中心;桂林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及水岸休闲旅游区项目; 阳桂公路旅游集散咨询中心;漓江西岸“五嵅一家”慢行绿道系统工程;雁山骑迹项目;柘木镇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观光示范带;草坪休闲旅游主题小镇;玉圭园环球名胜项目;桂林愚自乐园二期;相思江生态家园;雁山新城及利森?雁山郡项目;国际旅游商品交易区、世界品牌之都项目;大埠雅雅乐生态农庄。 ◆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工程:大埠文化旅游城配套设施项目;柘木商贸旅游卫星城镇发展项目;桂林国际旅游商品交易区、世界品牌之都;桂林国际生态文化谷项目。 |
第二节 做强绿色低碳工业
以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改善工业发展配套服务设施条件,培育、扶持、壮大一批重点企业,全面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工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达5.9亿元,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0户。
构筑“一区四园”工业布局。以区域化集聚和企业规模化为培育目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努力打造“一区四园”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区。到2020年,“一区四园”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奇峰创业园。以存量低碳化改造、增量低碳化发展为原则,大力推进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以装备制造、生态环保、新材料为主体的综合性低碳生态园。规划期末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一期以先进装备制造、生态环保产品研发为重点,二期产业规划布局加大高端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工业旅游设施项目发展,形成园区间的产业互动。
——良丰印刷产业园。充分利用中国—东盟绿色创意印刷产业园桂林园区的机遇,以绿色印刷为重点,引进印刷产业制造、创意设计及电子印刷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印刷、创意印刷、软件外包等低碳环保产业,打造印刷培训基地。
——动漫文化产业园。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网络游戏,健康养生研发等项目,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业和文化及旅游产品制造业。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促进校企合作,形成文化艺术创意产品和体育及旅游创意产品研发和制作的品牌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园。集中引进节能技术环保装备、高效节能产品、先进技术装备节能服务等产业,打造形成完整的节能环保产业链。
全力发展六大新兴产业。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一区四园”为载体,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其中重点在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三大产业取得突破。
——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以奇峰创业园为平台,加强入园企业的升级改造,重点引进环保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打造环保机械制造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通信设备产业(光通信和微波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深入开展“两化融合”,加强电子技术在其他产业的融合应用,打造完整的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产业。围绕市场应用广、节能减排潜力大、需求拉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重点引进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等产业,打造完善节能环保产业链。力争启动恒泰垃圾环保新能源发电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加快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旅游产品加工产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大旅游产品研究和开发力度。发挥辖区内旅游和高校资源优势,策划包装旅游产品,打造优质旅游产品品牌。
——绿色创意印刷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标签印刷、数字印刷、绿色包装、绿色特种印刷等绿色印刷产业,促进绿色印刷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生态食品产业。优先发展优质饮料、桂林旅游休闲食品,推动具有雁山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吉福思、雁香米业等企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健康食品,引进相应深加工企业。
推进传统产业智能提质。推进机械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印刷等传统产业与信息化的融合,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落后企业。
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全面推进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印刷等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推广绿色工艺技术装备,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资源共享。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实施“小升规”企业培育工程,完善扶持政策,着力培育一批规上企业。
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推进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应用。支持企业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专栏6 工业发展重点工程项目
◆园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雁山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园(一期);奇峰创业园道路建设项目。 ◆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垃圾环保新能源发电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大银工坊项目。 |
第三节 做优都市型生态农业
按照“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的思路,立足雁山农业的特点,走“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达10.9亿元。
做强做优特色效益农业。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发展3大优势特色种植业和生态养殖业。重点发展以优质稻、超级稻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到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2.2万吨。重点发展莴苣、芥菜等无公害蔬菜种植,到2020年,蔬菜面积达6.5万亩,产量达到9.6万吨。重点发展葡萄、沙糖桔、草莓、蓝莓等水果产业,到2020年,水果总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突破3万吨。以规模养殖为方向,以龙头企业为纽带,积极发展生猪和家禽牲畜养殖,提升生态养殖标准化程度。因地制宜,发展草食动物饲养和野生动物驯养。在保护水源的基础上,适度发展水产养殖业,重点抓好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发展和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
专栏7 各乡镇重点发展的特色种植业产品
◆雁山镇:重点发展莴苣、大白菜、芥菜、西葫芦、毛节瓜、黑皮冬瓜等蔬菜无公害生产;早熟蜜柑、沙糖桔、南方优质梨、早熟桃等名特优水果;西瓜、花生等高效经济作物,马铃薯、超级稻、大豆等优质粮食生产。 ◆柘木镇:重点发展茄果类、豆类、西兰花、莴苣等蔬菜种植,蓝莓、柑橘、橙、草莓等名特优水果,西瓜、马蹄等高效经济作物,马铃薯、超级稻、大豆等优质粮食产业。 ◆大埠乡:重点发展凉薯、萝卜、葛根、豆类、茄果类、大白菜、芥菜等无公害蔬菜生产,柑橘、大果杨梅、早熟桃、沙田柚、蓝莓、野生葡萄等名特优水果,西瓜、花生等高效经济作物,马铃薯、超级稻、甜糯玉米、红薯、大豆等优质粮食产业。 ◆草坪回族乡:重点发展甜竹、豆角、茄子、苦荬菜、菜花、小白菜、青瓜、苦瓜、生姜等无公害蔬菜,柿子、桃、李、柑橘、提子、无核黄皮果等名特优水果,西瓜、油菜等优质经济作物,超级稻、甜糯玉米等优质粮食产业。 |
做精做特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特色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推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集群。构建“三区一带”(现代农业展示与休闲观光体验核心区、城郊菜园与农家乐休闲体验区、传统农业与山水田园观光度假区、田园风光与高效农业观光产业带)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框架,打造出3-5条具有城郊型特色的乡村旅游观光精品线路。引导发展城郊菜园与农家乐休闲产业,大力发展果蔬采摘园、花卉种植基地等特色种植基地。加强特色农产品展销、休闲农业旅游服务等O2O智慧营销平台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产业整体服务效能。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以建设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为引领,以生态果蔬产业、生态养殖业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推进3万亩特色观光农业示范区、1.3万亩循环农业“菜篮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开展连片农田节能提效综合整治工程,打造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发展畜牧养殖循环经济,加强全区生猪、肉牛标准化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长农产品加工增值链,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水平。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在农村发展一体化的种养业,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到2020年,全区培育发展家庭农场50家,特色种养基地达100个以上,国家和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家以上,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达20家以上。
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强化信息体系建设,推广“互联网+农业”模式,打造智慧农业供应链,组建“互联网+农业”行动联盟,构建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农产品线上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
专栏8 都市型生态农业提升工程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碧岩阁果蔬基地机耕道路硬化项目;桂林市漓江东岸草坪乡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碧岩阁至潜经葡萄园观光步道建设;桂林城南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项目。 ◆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野生葡萄基地建设;雁山区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优质马铃薯示范带建设。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雁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水稻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建设;萝卜生产加工项目。 ◆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工程:潜经瓜果花卉农业观光园建设;大田果树农业观光园建设;草坪蔬菜花卉农业观光园建设;低碳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项目。 |
第四节 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把创新摆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创新型城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综合运用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和工程化平台,引导人才、技术、科研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企业与驻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引进急需的关键技术,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留学回国人员到我区创办科技型企业。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围绕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构筑专业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对基础性强、公共特征明显的共性技术加大财政投入,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依托驻桂、驻雁高校与科研院所密集、智力与技术溢出效应强的优势,建设雁山科技创新中心、雁山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力量参与园区产业发展,吸引高科技研究成果转化落户园区。鼓励、引导和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联合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加强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落实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运用科学技术对机械设备加工、印刷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面向大学生及中小微企业的创业示范基地,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为中小微企业和创客搭建更多的平台。完善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引入和培育机制,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的支持,重点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工业设计、“互联网+”等领域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对驻雁高校大学生在雁山创办社会组织、从事网络创业的,给予创业扶持。提供适当补贴和成本较低的场所,到2020年,力争建成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平台2家。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完善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科技发展的投入。探索建立科技金融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大力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鼓励发展科技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技术创新。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确保国家和自治区、市出台的各项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到位。
第四章 坚持协调发展 提升城乡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产城融合、绿色低碳、彰显特色的总要求,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城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完善城镇综合功能,培育特色中心节点集镇,增强城镇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节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城镇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全面提升城区品质。按照“三区两带”战略思路,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良好的现代城市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和谐进步。加快推进雁山大学集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大学集中区配套设施。加快推进雁山区图书馆、文化馆等项目建设,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科学规划和统筹实施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与广场、城市绿地、城市水系,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的路网、电网、管网功能,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做好市政美化、亮化、绿化工作。进一步改善雁山至桂林老城区、雁山至临桂新区的交通条件,增加雁山至桂林老城区的公交车的数量,开通雁山到会仙及临桂新区的班车和公交车,加快推动雁山到临桂新区快捷通道的规划和建设,促进雁山与桂林老城区、临桂新区一体化发展。围绕“美丽雁山”主线,进一步加大城区管理力度。以街道、社区、城中村环境基础建设为重点,打造城区管理品牌。加快推进城区管理责任网格化、数字化、管理质量标准化、现场作业机械化,加快智慧城区建设,建立健全城区管理长效机制。力争用5年的时间,将雁山主城区面积扩展到18平方公里,拥有7.2万左右人口,以科技、教育、旅游、低碳工业为支撑的风貌特色鲜明、产业支撑有力、设施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新城区。
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优化小城镇空间布局,科学划分小城镇功能,合理布局小城镇功能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形成各功能区互为补充的良好空间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工程建设,形成乡镇“四马奔腾”及漓江沿线、国道321阳桂公路沿线“两翼齐飞”局面,推进集镇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加快农贸市场、垃圾收运、污水处理、文体广场和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提高集镇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能力。力争到2020年,使我区城镇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升,街道、社区、村庄具有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明显得到改善,逐步建成以科教和旅游、低碳工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
专栏9 雁山区城镇职能类型划分
职能类型 |
城镇数量 |
城镇名称 |
城镇职能特征 |
综合 中心型 |
1 |
雁山镇 |
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依托高校校园建设、科教园区建设,把雁山镇建设成为以园林、文化、生态、休闲为特征的旅游目的地和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新城、岭南园林和历史文化名镇。 |
商贸 主导型 |
1
|
柘木镇 |
圩市贸易繁荣,乡镇工业比较发达,外向型经济相对比较突出。打造服务城市商贸旅游发展的新型卫星城镇。 |
旅游 主导型
|
2 |
草坪 回族乡 |
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前景比较良好。加快草坪休闲旅游主题小镇建设,打造为独具特色、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旅游休闲主题小镇。 |
大埠乡 |
依托大埠文化旅游城、愚自乐园等重大项目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城乡统筹和产城融合发展、增强要素保障的总体思路,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长效工作机制。以切实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为基线,进一步完善农民市民化激励机制。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等为前置条件,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加快推进“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并轨统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到2020年,每个乡镇建立1-2个居住规模较大、产业支撑发展有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全、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健全的、能初步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
第二节 建设美丽乡村
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一批美丽宜居乡村。
优化村庄建设布局。系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和人文资源,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建设,传承乡土文化。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科学编制区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础上,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特色村庄和民居。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争取国家、自治区补助,完成区域内农村公路硬化建设工作。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坚持点面结合,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土地整理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与整修。抓好农村“三网”建设,主要抓好农村电网、路网、信息网等工程。落实农村清洁美化工程,重点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村镇垃圾、畜禽养殖和“白色污染”等方面的治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治理,着力建设垃圾收集、分类、转运体系,建设4个农村垃圾转运站,使80﹪的自然村屯分别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畜禽业养殖进行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三区相结合的策略,到2020年,基本消除畜禽业环境污染,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乡环境,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坚持农民主体,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统筹联动,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整合现有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引进第三方代理模式,通过 “政府、企业、社会共建”形式,着力解决行政服务、市场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专栏10 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公共供水: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实现公共供水普及率85%。 ◆污水处理: 因地制宜建设污水集中处理厂或分散型生态处理设施,所有城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实现污水处理率90%以上。 ◆垃圾处理: 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重点建设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实现城镇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 ◆燃气供热: 加快管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大中型沼气、生物质燃气。 ◆道路交通: 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
第三节 提升内外交通承载能力
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丰富“毛血管”,完善路网结构,推动雁山新区东环线建设,逐步形成“一环三纵三横”的区域大交通格局,提高区域间的通达性和区域内的通勤性。完成321国道阳桂公路扩建工程,协调推进以桂雁路等为主的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日建成通车,打通主城区路网,形成城区外环快速交通,增强区内交通组织功能和外连内接功能,使雁山区和老城区、临桂新区、阳朔县形成一个整体联动的交通系统。优化交通节点,在人口密集区修建和完善人性化交通设施,构建大学集中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进一步增强大学城的凝聚力。加快推进旅游道路建设,完成漓江东西两岸环线慢行系统(绿道)、阳桂旅游大通道自驾车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区干线公路、乡镇之间联网工程,完成桂林雁山新城东环路、桂林城南村级公路网建设等项目建设。实施雁山旅游联程服务、城市公共交通、城乡客运一体化、城市智慧交通提升工程。提升乡村道路通行能力,实施农村公交化计划。规划和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干支结合、相互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超前谋划,统筹规划,建成一批规模适中、布局合理、与道路相匹配、与公共交通相协调的停车场站,有效解决停车问题。改扩建草坪码头,提升草坪在大桂林旅游中的战略地位。
第四节 增强资源保障服务能力
按照节能优先、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要求,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积极推广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实现天然气主城区全覆盖。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垃圾煤等可再生资源,加大对节能技术及环保类产业的培育扶持,缓解我区能源结构性矛盾。稳步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电力保障能力。加速推进对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建设,保障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大雁排洪等河道整治、良丰河等堤防护岸、古桂柳运河清淤疏浚等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标准。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农村人均环境改善工程,重点解决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及路灯亮化等问题。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完善人口饮水工程管护机制,加强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水质检测、监测,确保让广大农民群众喝上洁净水、放心水。
第五节 加快构筑现代信息体系
实施网络强区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雁山信息化进程。加快建设农村数字广播电视网平台、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城市应急联动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推动雁山区进入信息化时代。推进“三网合一”和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加快提升移动通讯网络服务能力,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提高基础信息网络的服务功能,实现全区网络全覆盖。布局“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推进农网升级改造,抓好农村广播电视普及,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
专栏11 基础设施承载力提升工程
◆交通承载能力提升工程:国道321雁山段改扩建工程;桂林雁山新城东环路建设项目;漓江西岸旅游公路(雁山-草坪);奇峰镇至柚子湾公路;李家至良丰公路;漓江东岸绿道慢行系统工程;漓江西岸环线慢行系统(绿道);桂林城南村级公路网建设。 ◆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良丰河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雁山区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漓江雁山区段河堤整治工程;雁山区涝区治理工程;雁山区水利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雁山区良丰河国道321阳桂公路口至漓江入口段整治工程;小水河流域治理开发。 |
第五章 坚持绿色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雁山”
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优先、生态发展为主,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围绕“低碳雁山”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完善产业园区、城镇体系等主体功能区,加快发展低碳产业,打造绿色低碳特色城区。
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导向,加强节能减排。加大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力度,提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上的比重。大力发展低碳工业,推进工业领域节能技术改造,促进工业节能降碳。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公交全覆盖。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大力推进雁山大学集中区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倡导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打造低碳生活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照循环经济建设要求,广泛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普及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大幅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强雁山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园区为试点,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筑牢环境安全屏障。
加强水环境治理。深入落实污染减排,加快城区污水管网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工业企业污水整治。加大相思江流域保护和整治力度,洁化净化水体,绿化美化江岸,不断提升相思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河流水质。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严格执行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禁引进和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建设项目。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砖厂和采石场整治、机动车尾气和城市扬尘源污染治理。强化节能减排,确保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的完成。
防治废弃物污染。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系统,城乡环境卫生发生根本性改变。加强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置监管,杜绝地沟油。加强对重金属、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肥料农药农膜等对土壤的污染防治,推进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广清洁养殖、生态养殖,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节 强化生态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大力推进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
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生态保护管理机制。加强重点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严格实行封山育林,大力推广草食动物舍饲圈养技术等措施,大力推进石漠化治理和新一轮退耕还林,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科学保护漓江生态。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依法保护漓江生态系统。加强漓江沿岸植被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植被群落保护、护岸边坡绿化、生物栖息地及漓江形态恢复、漓江生物多样性保育等工程建设,维护漓江生态系统完整性。加大漓江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漓江河道的整治与管护,优化漓江沿岸的农业产业结构,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实施漓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强污染源管理和治理,遏制污水直排漓江。强化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加大对漓江景区内的违法建设、非法开山采石、挖沙取石、毁灭性捕鱼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严格落实漓江风景区竹筏“四个严格,一个统筹”的管理目标,对漓江竹筏实行公司化经营模式;加强漓江统一执法,切实维护漓江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秩序;利用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对漓江风景区的宣传和促销;推进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设。
推进“美丽雁山”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用集约、低碳、绿色、智慧、人文、宜居等新理念建设生态型城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城镇。深入推进“美丽雁山”建设,以清洁环境、传承文化、培育新风、造福群众为目标,使雁山城乡生态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广大群众和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巩固提升“清洁乡村”成果,全面提升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水平,完善垃圾污水处理长效机制。大力抓好“生态乡村”活动,提升村屯绿化美化水平,解决农村群众用水安全问题,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启动“宜居乡村”活动,进一步促农增收,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改善村容村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提升。启动“幸福乡村”活动,全面提升农村物质、精神、生态文明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人民生活幸福和谐的目标。
建立生态功能区考核制度。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改革完善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核,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等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引导全区上下严格按照漓江保护统一规划和相关部署,落实好雁山区漓江保护工作目标责任。
专栏12 “美丽雁山”建设重点工程
◆生态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植被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小流域环境治理、水源林保护、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工程。 ◆生态保护工程:水质改善工程、土壤污染防治、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低碳城区建设、良丰河中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 ◆生态经济工程:园区生态改造、水资源节约利用工程,能源节约利用工程。 |
第六章 坚持改革开放 着力激发内生发展活力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动力,健全、完善现有各项发展制度,以深化改革和创新机制促进发展,激发加快发展的活力。
第一节 系统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机构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按照“能放则放”和“按需下放”的原则,采取直接授权或依法委托等方式,重点在城镇管理、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逐步依法赋予试点乡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改革乡镇财税管理体制,改进收入控制方式,理顺财税征管关系,加大综合治税、协税护税力度;合理划分乡镇事权,提高乡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明确托底保障范围和标准,实行基本支出托底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合理分配财力,缩小乡镇之间财力差距;加强乡镇债务监管,确保乡镇政府性债务风险可控。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破除市场进入壁垒、加强政府投资支持引导、建立投资收益合理回报机制,重点探索实施城市建设的PPP模式。加强各级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加强政银企对接。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保险、文教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
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深化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深化教育、文化、卫生等民生领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建设均衡化、文化设施大众化和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化。加快就业和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多层次、广覆盖的就业机制,构建社会公平、发展均衡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元户籍制度。继续推进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制度改革,完善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登记制度,加快推动农村房屋产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工作,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落实土地流转政策,积极推进耕地小块并大块和土地整理。深化农村土地整治,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探索多途径的农村土地整治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建立农业支持保护新机制,充分释放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应。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加快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旅游项目落地建设,逐步做强生态、有机农业。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和金融服务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平等竞争的体制和市场环境,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通过培育扶持、改造升级、引导促进等方式,提升小微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形成政策措施扶企、社会舆论亲企、科技创新强企、银企互动活企、办事环节利企、依法维权护企的非公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第二节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深化区域合作共建。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和内外联动。按照政策引导、积极推动、市场运作、加强服务的原则,培育本土企业做大,增强走出去实力、拓宽走出去领域、提升走出去水平,形成内外互动的新型开放局面。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园区与所在乡镇资源整合和错位发展,进一步完善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优惠政策、管理服务上加强统筹,加快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集聚的示范园区。
大力开展精准招商。积极探索“新常态”下招商引资新模式,不断创新招商理念,大力推进产业链精准化招商,查找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按照“建链、强链、补链”要求,重点围绕龙头企业配套进行策划分析,重点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和城市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瞄准中国500强、国内各行业1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等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命中率。精准包装项目,围绕雁山产业优势,编制包装招商项目,建立项目库,增强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打造产业集群,推动雁山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第七章 坚持共享发展 改善和保障民计民生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第一节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就业矛盾。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培训体系,加快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就业服务,健全区、乡镇(街道)两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和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制度,帮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路径,推动更高质量就业。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创业新机制,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创业富民工程,支持劳动者创业,鼓励各类人群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构建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多元支撑体系。鼓励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程度及覆盖面。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接续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增强公共保障能力,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第二节 推进精准扶贫脱贫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并重,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六个一批”“九大行动”,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强化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引导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做好“校村结对”“军地共建”“村企联建”工作,引导贫困村发展,增强贫困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大力推进草坪回族乡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收入水平。到2020年,确保全区现行标准下2944名农村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实现脱贫,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专栏 13 精准扶贫脱贫重点工程
◆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六个一批”:即扶持生产发展一批、转移就业扶持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扶智帮助一批、医疗救助解困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九大行动”:即特色农业富民行动、特色旅游扶贫行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农村电商扶贫和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金融扶贫行动、贫困户资产收益扶贫行动、科技文化扶贫行动、社会扶贫行动、农村“三留守”和残疾人关爱服务行动。 |
第三节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普惠性、均等化方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强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
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设施投入,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改造提升2所初中(雁山中学、柘木中学),改扩建君武小学、窑头中心校、大埠中心校、草坪回族希望小学、三合中心校、旦家小学,新建雁山一小。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新建良丰街道办中心幼儿园和旦家幼儿园。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切实缓解农村儿童“入园难”问题,试点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积极推动高校集中区资源整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队伍强质乐教工程,建立教师均衡配置机制。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大“文化雁山”建设,深入挖掘雁山文化价值,推动雁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挖掘、开发、保护和利用雁山特色历史文化、高教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富有特色与魅力的文化名片,扩大雁山文化影响力。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多渠道增加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快基层特色文化建设,继承与弘扬优秀民间文化。积极挖掘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办好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加大对夫子岩洞穴文化、桂州窑陶瓷文化、古桂柳运河交通文化、雁山园抗战文化等挖掘、保护力度。加快完善文化设施,多渠道增加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培育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夯实文化发展基础。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率。加大群众文化体制创新,注重培养民间艺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加大体育事业投入,整合和科学利用各类体育设施,发展体育产业。建立全民健身体系,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发挥传统竞技体育、民族体育优势,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培育雁山人文精神。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强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巩固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健全和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建设,推进雁山区人民医院投入使用,改造提升3个乡镇卫生院和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提高社区和农村卫生所综合服务水 平。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完善农民医疗大病救助体系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提高预防保健水平,增强服务功能。加大基层医疗队伍培训,加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乡村医生配备和培养。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专栏14 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工程
◆教育事业提质工程:实施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实施教师队伍强质乐教工程;广西大学集中区(雁山分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雁山分校建设工程;雁山一小;理工大学三期项目。 ◆文体事业提质工程:雁山区图书馆文化馆;良丰农场社区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建设项目;雁山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 ◆卫计事业提质工程:提升一所二甲以上综合医院;改造提升3个乡镇卫生院和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第四节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社会参与、共建共享,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提升社会管理精细化水平,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作用,实现社会治理良性互动格局,建设和谐平安新雁山。
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部署、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工作,加强对政府和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行政损害的赔偿制、行政过错的追究制,明确执法主体、规范执法权责、提高执法水平。全面推进司法公开,推动社会生活在法制范围下有序运行、矛盾纠纷在法律框架内有序解决、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营造公开、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规范政府职能,推进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制定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建立重要政府信息及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定期有序发布机制。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严厉查办各类腐败案件,防止权力滥用,建设高效廉洁政府。
深化“平安雁山”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和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抓好全民普法教育,形成全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敬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应急处置综合机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区部队建设,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区党员、教育全区人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区人民共识、汇聚全区人民力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武装群众,在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广泛进行道德规范教育。
第八章 强化保障落实
建立科学合理,具有系统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保障措施,确保“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着力健全规划实施的体制机制、监督考评,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支撑,强化人才保障,充分发挥区政府在规划实施的组织、引导和保障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有效配置公共资源,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强力推进规划有序实施。
第一节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建立规划实施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且权责一致,提高全区领导层面的重视度。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主抓规划发展重点项目和目标任务,密切配合,统筹协调,从组织领导上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发挥政策在规划实施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统筹资金,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在规划实施中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规划实施的政策环境,加强政策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各专项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间的衔接协调,坚持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互相协调的原则,建立定位准确、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为规划高效实施提供体系支撑。
第二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重大项目投资是实现雁山区“十三五”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围绕规划确定的战略重点有针对性地增强对雁山区全局发展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实施机制、项目建设责任制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马上办”和“五个一”推进机制,同时完善项目建设工作制度和奖惩机制,制定严格的项目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全区各级各部门抓项目的积极性,确保“十三五”规划项目有序实施。加大有效投资强度,围绕“三区两带”产业布局,以扩大有效投入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为重点,努力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和较快的投资增长,进一步做大“储备库”,做实“数据库”。正确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家鼓励、政策扶持的领域,提升社会投资的热情和比重。
第三节 强化人才保障支撑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本土优秀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模,充分发挥全区各类社会组织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打造一只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着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职业化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培养一只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第四节 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建立规划动态监管和考核评估机制,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根据规划的任务与指标按照部门职责进行分解,在规划执行期间每年度对各部门规划任务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监督重大项目的推进情况,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制定规划中期和终期评估制度,中期和终期评估报告提交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提高监督考评的科学性。扩大公众参与,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广泛征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