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识别及防控技术
发生规律及危害:
1、病原及传播途径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是由我国首先发现鉴定和命名的危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 该病毒于2001年由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在广东省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该病毒不能经种传播,植株间也不互相传毒;介体(白背飞虱)一经染毒,终身带毒,稻株接毒后潜伏期14-24天。
2、易感病时期和产量损失
水稻感病期主要在分蘖前的苗期(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拔节以后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为秧(苗)的2~6叶期。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的基本绝收,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产量因侵染时期先后造成损失在30~10%。
3、田间发生特点
随着病毒分布范围的扩大,发生会逐年加重;中晚稻发病重于早稻;育秧移栽田发病重于直播田;杂交稻发病重于常规稻(连续多年种植品种除外);田块间发病程度差异显著,发病轻重取决于带毒白背飞虱迁入量;病害普遍分布,但仅部分地区严重发生;尚未发现有明显抗病性的水稻品种。
防控技术: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综合防控策略。抓住秧苗期和本田初期关键环节,实施科学防控。
一、清除杂草。用除草剂或人工清除的办法对秧田及大田边的杂草进行清除,减少飞虱的寄主和毒源。
二、推广防虫网覆盖育秧。即播种后用40目聚乙烯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到秧苗上传毒为害。
三、药液浸种或拌种。用10%吡虫啉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10%吡虫啉15~20克/公斤稻种拌种,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播种,减轻稻飞虱在秧田前期的传毒。
四、药剂防治(“治虱防矮”)。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时期的防治工作,一是秧田期:秧苗稻叶开始展开至拔秧前3天,酌情喷施“送嫁药”。二是本田期:水稻移栽后15~20天。药剂:每亩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五、及时拔除病株。对发病秧田,要及时剔除病株,并集中进埋入泥中,移栽时适当增加基本苗。对大田发病率2%~20%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踩入泥中深埋,然后从健丛中掰蘖补苗。对重病田及时翻耕改种,以减少损失。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