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雁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iliqc.com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识别及防控技术

[字体大小:] [2017-12-13 10:43:00]
摘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发现由白背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具有范围广、突发和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为害隐蔽等特点。水稻苗期和分蘖前期染病,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基本绝收;拔节和孕穗期染病,产量损失也高达30%左右。由于广西不同生育期和季节的水稻混栽严重,导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昆虫白背飞虱迁入广西后能得到迅速的繁殖和蔓延,使此病在广西全区各地均有一定面积的发生,特别是柳州、桂林一带,近几年均有不同种度发生。港南区2010年在木格镇发现晚稻小面积发病之后,连续几年均不曾出现大面积发病,群众对此病没有太多关注。主要症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须根、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剑叶或上部叶片可见凹凸的皱折,一蔸中有1根或几根稻株比健株矮1/3左右。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
  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宽、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根短小,植株矮小,不抽穗,常提早枯死。
  分蘖期发病,新生分蘖先显症,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缩藏于叶鞘内。
  拔节期发病,剑叶短阔,穗颈短缩,结实率低。叶背和茎秆上有短条状瘤突。  

  发生规律及危害: 

  1、病原及传播途径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是由我国首先发现鉴定和命名的危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 该病毒于2001年由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在广东省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该病毒不能经种传播,植株间也不互相传毒;介体(白背飞虱)一经染毒,终身带毒,稻株接毒后潜伏期14-24天。 

  2、易感病时期和产量损失

  水稻感病期主要在分蘖前的苗期(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拔节以后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为秧(苗)的2~6叶期。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的基本绝收,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产量因侵染时期先后造成损失在3010% 

  3、田间发生特点

  随着病毒分布范围的扩大,发生会逐年加重;中晚稻发病重于早稻;育秧移栽田发病重于直播田;杂交稻发病重于常规稻(连续多年种植品种除外);田块间发病程度差异显著,发病轻重取决于带毒白背飞虱迁入量;病害普遍分布,但仅部分地区严重发生;尚未发现有明显抗病性的水稻品种。

  防控技术: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综合防控策略。抓住秧苗期和本田初期关键环节,实施科学防控。

  一、清除杂草。用除草剂或人工清除的办法对秧田及大田边的杂草进行清除,减少飞虱的寄主和毒源。

  二、推广防虫网覆盖育秧。即播种后用40目聚乙烯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到秧苗上传毒为害。 

  三、药液浸种或拌种。用10%吡虫啉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10%吡虫啉1520/公斤稻种拌种,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播种,减轻稻飞虱在秧田前期的传毒。 

  四、药剂防治(“治虱防矮”)。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时期的防治工作,一是秧田期:秧苗稻叶开始展开至拔秧前3天,酌情喷施“送嫁药”。二是本田期:水稻移栽后1520天。药剂:每亩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1624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60克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如发现发病田块除做好白背飞虱的防控外,还可立即用吗啉呱酮类或碘剂杀菌剂与叶面肥、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同杀虫剂交替使用,控制水稻矮缩病蔓延、流行,促使水稻恢复生长。 

  五、及时拔除病株。对发病秧田,要及时剔除病株,并集中进埋入泥中,移栽时适当增加基本苗。对大田发病率2%~20%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踩入泥中深埋,然后从健丛中掰蘖补苗。对重病田及时翻耕改种,以减少损失。 

分享到:
  • 雁山区人民政府 联系地址: 桂林市雁山区雁山中路18号
  • 咨询投诉: 0773-3550558 运维联系: 0773-8980691
  • 网站地图 网站管理:18978320998 E-mail:zfb86@126.com
  • (最佳分辨率:1024*768分辨率,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桂ICP备09009633号-1 网站标识码:4503110005)
  •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

    桂公网安备 45031102000001号